近期低温冷空气来袭,部分孩子刚庆幸躲过了肺炎支原体,躲过了流感,但呼吸道合胞病毒又来了。
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何方妖怪?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?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?别慌,下面一文助您了解:
呼吸道合胞病毒(简称RSV)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检出率最高,具有高度传染性,RSV潜伏期通常为2-8日。2岁以下婴幼儿几乎均感染过RSV,由于不能形成永久免疫,之后还可能多次感染。它是婴幼儿肺炎、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因。RSV的流行存在明显的季节性,主要集中于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的冬季和早春季节。
大部分患儿早期感染仅局限于上呼吸道,可出现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声音嘶哑等症状。一般症状会在1-2周内自行消失,少部分在感染后2-4天可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。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,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。典型表现为发热、咳嗽、喘息、气急、呼吸费力等。对于大龄儿童,一般症状相对较轻,如果表现重(如反复发热、咳嗽、咳痰,气急)需要警惕混合感染。
这里重点强调对于小年龄患儿,尤其是小婴儿,RSV会引起典型的喘息。表现重的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、“点头样”呼吸。查体可见肋间、胸骨下、锁骨上出现吸气性凹陷,鼻翼扇动和/或口周青紫,双肺听诊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、湿啰音。重症患儿可出现呻吟、烦躁不安、拒食等表现。
RSV感染后,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可呈阳性,影像学变化主要是肺间质病变。
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尚无特效药,目前主要是缓解症状治疗。
1.一般治疗:及时吸痰、吸氧,保持呼吸道畅通;营养支持,保证水、电解质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。
2.药物治疗: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、糖皮质激素,抑制气道炎症、改善通气、缓解喘息症状;高渗盐水雾化吸入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、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不推荐作为常规用药,需临床医生结合病情酌情应用;考虑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及时抗菌治疗。
怎么预防?
RSV主要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播,即鼻咽或眼部接触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(RSV可在手和污染物上存活数小时)。而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,如近距离接触患儿咳嗽或打喷嚏等。所以预防很简单,也很重要的三点:勤洗手、佩戴口罩、保持安全的接触距离!
最后,儿科医生温馨提示您:如果患儿出现喘息明显、呼吸急促、费力,甚至口周青紫;高热难退或体温正常后再次出现发热;精神萎靡、烦躁不安、不愿进食等,请及时就医!